当前位置:综合新闻

《关于加力助企解难推动中小企业稳健发展的若干措施》政策解读

《关于加力助企解难推动中小企业稳健发展的若干措施》政策解读

时间:2025-11-18 来源:湖北省个体私营经济网

为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和社会公众全面、准确地理解《关于加力助企解难推动中小企业稳健发展的若干措施》(鄂政办发〔2025〕15号)(以下简称《若干措施》)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,现将政策要点解读如下:

一、 政策出台的背景与目标是什么?

背景:中小企业是我省经济的“毛细血管”和“生力军”,在促进增长、推动创新、稳定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当前,受外部环境复杂多变、国内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,许多中小企业正面临成本高、融资难、订单少、回款慢等突出困难。

目标:在此背景下,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出台《若干措施》,旨在以更具针对性、普惠性和实效性的政策“组合拳”,为企业“降成本、畅融资、拓市场、保权益、优服务”,全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、激发活力、实现稳健发展,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夯实微观基础。

二、 政策的核心思路是什么?

《若干措施》的制定遵循三大原则:

(一)问题导向,精准发力:直指中小企业最关心的“成本、融资、市场、回款、服务”五大核心痛点,构建了环环相扣的政策体系。

(二)普惠长效,固本强基:政策面向所有中小微企业,不搞“撒胡椒面”或单一财政补贴,重在建立“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”的长效机制。

(三)创新务实,确保落地:强调用改革手段破除障碍,措施尽可能量化(如明确贷款余额目标、电价洼地目标等),并推行“免申即享”等便捷兑现方式,确保政策能真正落到企业身上。

三、 政策有哪些“真金白银”的干货?

《若干措施》共5部分24条,干货满满,主要亮点可概括为五大方面:

(一)在“降成本”上出实招,为企业直接减负

用工成本:延续实施失业保险费率降低、稳岗返还、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。

用能成本:深化电价改革,争取外来电优惠,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,力争将湖北打造成“华中电价洼地”。

物流成本:完善综合交通网络,实施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,目标到2027年,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.5个百分点。

技改支持:降低技改补贴门槛,提供贷款贴息,并计划在2027年底前实现所有市州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全覆盖。

税费优惠:严格落实国家关于“六税两费”减半征收等各项税费减免政策。

(二)在“畅融资”上求突破,化解资金瓶颈

加大投放:建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机制(可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),力争到2027年末,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。

信用贷款: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和商业价值信用贷款,让缺乏抵押物的企业也能凭信用获得融资。

降低成本:发挥LPR改革效能,并对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给予50%的利率贴息。

基金与担保: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作用,并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应急转贷体系,为企业提供“过桥”支持。

(三)在“拓市场”上想办法,助力开源增收

刺激需求:实施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,办好“乐购湖北”等活动,直接发放消费券,为企业创造订单。

提升竞争力:支持企业开展“三品”(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)行动和“湖北精品”培育,并提供科技创新券支持研发。

融通发展:推动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供应链、发布需求,实现“大手拉小手”。

政府采购:政府采-购依法优先面向中小企业。

出海扶持:支持跨境电商发展,对企业参加境外展会给予补助,助力企业“走出去”。

(四)在“保权益”上动真格,优化营商环境

清理拖欠账款:持续开展清欠行动,甚至动用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来消化拖欠企业的账款,并强化对拖欠方的失信惩戒。

规范执法监管:推行“综合查一次”,优化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,扩大不予行政处罚的范围,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。

保障公平竞争: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,向民间资本开放更多基础设施和投资项目。

(五)在“优服务”上提质效,构建亲清政商关系

政企沟通:常态化开展企业帮扶活动,建立分层分级联系服务机制。

体系建设:推进县级以上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覆盖,并建设200个数字化转型工作站,送服务到身边。

智慧服务: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涉企平台,推行“免申即享”“直达快享”模式,让企业找政策变政策找企业。

品牌活动:常态化开展“一起益企”服务行动,并将每年6月定为“中小企业服务月”。

四、 如何确保企业能享受到这些政策?

《若干措施》特别强调了政策的落地兑现。将通过制定政策兑现全流程工作标准、在各类企业服务平台推行“免申即享”等方式,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申报环节和成本,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、快速兑现。

广大中小企业可密切关注省经信厅及各市州相关部门官方网站、公众号等官方平台,及时获取具体的申报指南和操作细则。